您现在的位置: 福建招生考试网 > 高考 > 高考志愿 > 文章正文
 
广东07年高考志愿终确认 家长考生依然较糊涂
2007-5-24 8:30:00 来源:2exam.com整理 【字体:小 大】

  高考填志愿已经接近尾声,记者从广州部分中学了解到,新方案实施第一年,许多不确定因素让考生和家长在填志愿中显得比往年更为“茫然”,尤其是面对原始分和文理分科上,文科考生因为竞争较大而更难抉择。而部分家长的“不上心”或“一手包办”,都让志愿填报变得艰难,不少考生的志愿表一改再改也难以下决心“确认”。

  考生:

  “眼高手低”现象明显

  “我们提前两个星期已经开始对考生和家长进行填报志愿指导,提前一个星期就向考生发放了试填表。”广大附中高三年级组组长陈晓云告诉记者,志愿表一般都是先打印出来,让考生和家长先填,然后交回给班主任,双方再就其中一些问题进行商讨,最后确定考生的志愿填报,再在网上进行填报和确认。而今年,由于面临多种新政策,考生的志愿总是一改再改,难以最后“确认”。

  最令考生感到困惑的还是文理招生计划的差距。陈老师说,考生填报志愿的问题集中体现在第一志愿要么过高,要么过低,还有就是各志愿之间的梯度拉不开。而班主任能做的主要是帮助考生准确定位和填好第一志愿,一般不会对考生学校和专业的选择进行干涉。

  广州市铁一中高三老师黄连生告诉记者,考生和家长今年填报志愿出现的问题确实比往年多了不少,报考也比较欠缺合理性。比较集中的问题主要是在自我定位上。首先是今年标准分改原始分,让考生失去了往年成绩的参照;其次是文理分开招生,文科招生计划又远少于理科,让不少文科生也难以找准自己的定位,考生和家长在填报时存在“眼高手低”的现象,需要老师去帮助调整自我定位,建议考生将志愿调低一点,或者填报一个相对较低的志愿来“保底”。所以志愿往往是经过很多次的思考和调整,才能最终确定。

  家长:

  “越俎代庖”逼孩子改志愿

  高考志愿直接关系到学生上什么学校、将来会从事何种职业,甚至人生道路的走向。但有些家长的“不上心”让老师们很吃惊。

  “我们学校上周三下午开填志愿的咨询会,家长们带着问题过来,老师根据经验提出建议。但有的家长居然什么资料都没带!”广州市第三中学高三英语老师聂锦祥哭笑不得地说,“连志愿的草表都没带,空着双手就过来了!他就听小孩说要去学校一趟,于是来‘点个卯’。”

  与这种“不上心”的家长相比,更多家长则是“关心过度”甚至“越俎代庖”。广州市铁一中学高三班主任王家燕老师说,填报志愿从根本上来说是学生的事,最终的选择应该由学生来做。但有些家长却将自己的愿望、喜好或者判断强加到孩子身上,往往会酿成苦果。这样的例子年年都有。

  前年有个很优秀的学生,理想是上上海交通大学。报志愿的时候,孩子自己填了上海交通大学。但他的父母却不赞同,于是背着孩子、偷偷地将志愿改成了中山大学。最后这个学生考了790多分被中大录取,遂了父母的心愿,但家庭关系彻底恶化。孩子没能上心仪的学校,很怨恨父母,在广州上学的他一年都回不了几次家。

  王老师说,今年也有类似的情况。有个男生想学护理,成绩优秀、性格也适合;在早先举行的院校咨询会上,南方医科大学、中山医等学校的老师了解他的情况后都表示欢迎。可他的父母觉得男孩子不该学护理,这样既不像样,也没面子,硬是“迫”着孩子报了西安的一所外国语大学。“他的外语并不是强项。读外语,可能他在工作上尽很大的努力只能达到中等水平;但如果选择真正感兴趣的护理,可能是会做出一番事业。”王老师不无惋惜地说。

  指导考生填好志愿

  是一项“科普”工作

  记者采访发现,虽然近年来高考信息发布的渠道畅通了不少,各种咨询方式也层出不穷,考生和家长填报志愿不像以前那么依赖学校和班主任,但不少学生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仍然比较盲目,想不清楚自己要什么,甚至一味填报所谓“热门学校”和“热门专业”,也不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。

  根据统计,每年在广东招生的院校不同专业有几百个,而其中绝大多数的专业考生根本就不了解,甚至可以说是一无所知,而在盲目填报志愿进入高校后,又有很多人不喜欢自己的学校或专业,严重影响今后的学习,甚至要退学或者转专业。对此,不少中学班主任都表示,在这方面,需要考生和家长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需求,因为老师不可能去干涉学生的志向和兴趣爱好,只能在填报的合理性方面给予指引,对于未来的路怎样走,还需要考生自己为自己制定发展的规划。

  因此,有专家认为,指导考生正确填报志愿是一项科普工作,考大学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报名、考试问题,而是关系到考生今后职业发展和职业规划的大事情,需要学校和社会给予充分的指导。(记者:秦晖 黄茜)

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 
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,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.
②本网转载的文/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,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.
  资料库
·自主招生高校名单截止2007年共59所
·2007年具有成人高等学历招生资格的成人高
·普通本科高校、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
·普通本科高校、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
·普通本科高校、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
·普通本科高校、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管
·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
·2007中国独立学院学费排行榜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民办大学学费排行榜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
·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
·截止2007年5月8日具有招生资格的专科/高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物资资源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教师资源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生情况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成果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资源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声誉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综合指标排行
·具有教授或者副教授评审权的高等学校名单
·教育部关于公布2007年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
·留学中介服务机构名单(截至2007年3月15日
·厦门市被批准正式成立的民办高校名单
·中央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院校名单
·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
·部分外国语专业单独招生试点高校名单
·香港最佳大学排名公布 港大等位列三甲
·开设港、澳、台、侨学生高考补习班学校名
·开设港、澳、台、华侨学生预科班学校名单
·部分招收华侨、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学校
·全球MBA百强榜出炉
·2003-2007年贵州省大学前3名排行
·2003-2007年云南省大学前4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新疆区大学前3名排行
·2003-2007年甘肃省大学前3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广西自治区大学前4名排行
·2003-2007年福建省大学前4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江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四川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浙江省大学前7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山东省大学前12名排行
·2003-2007年辽宁省大学前12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吉林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陕西省大学前10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江苏省大学前13名排行
·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名单
·2003-2007年湖南省大学前6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湖北省大学前10名排行
·2003-2007年黑龙江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河南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河北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广东省大学前10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山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安徽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山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
·2003-2007年上海市大学前10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北京市大学前20名排行
·福建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名单
·具有推荐保送生资格的外国语中学名单
·2007中国大学排行榜新鲜出炉清华大学连续
·2007中国35所研究型大学综合实力一览表
·2007中国一流大学名单隆重揭幕
·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医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文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社会科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农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历史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理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经济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教育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管理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工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法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哲学本科A++级专业学校名单